
當土石流來襲 逃難就來不及!土石流防災措施報你災!
全台灣總共有1,503條土石流潛勢溪流, 民眾可以上水保局網站查詢住家是否落在土石流警戒區內,據此做好避災的相關準備工作。 |
具備三項條件就容易發生土石流:破碎裸露的地質、充份的水分以及足夠的坡度。
由於近年全球氣侯變遷,梅雨、颱風及強降雨等天氣型態常引發土石流並造成人員傷亡。有鑑於此,政府大力推廣土石流防災宣導及兵棋推演,希望朝「防災、減災、避災」的目標前進。對於居住在土石流潛勢溪流附近的民眾而言,以下的防災措施可以讓自己和家人在土石流來襲時將災害降到最低。
環境檢查
在大自然懷抱中坐擁青山碧水是許多人的夢想,然而想要在翠綠山林中長住久安,平日就應該多多關心周遭環境。首先,檢查住家周遭是否有陡峭的山坡地、活動斷層、地層破碎或順向坡、河川扇狀堆積地等危險地形。此外,如果環境突然產生異狀,例如山腳下突然出現崩落的土石、坡面上出現大面積的裸露,則應該馬上通知相關單位處理。
如果在住家附近常發生前述的現象,該處恐怕不適合居住,必須好好考慮是否另覓安全居所。
注意天氣預報
養成關心天氣預報的習慣,才能夠在災難來時有足夠的反應時間。水保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(https://246.swcb.gov.tw/)提供土石流潛勢溪流、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規劃、颱風最新狀況、土石流警戒發布等防災資訊,颱風或豪雨來臨時可以隨時查詢。
家中常備防災用品
防災用品包含糧食、雨鞋、照明及醫療用品、通訊及充電設備及個人貴重物品。平時就應隨時準備這些防災用品,遇到狀況時即可隨身攜帶前往事前規劃的避難處所避災。
土石流避難方式
當實際降雨已達到土石流警戒基準值時,水土保持局或地方政府將發布該地區為紅色警戒,此時地方政府得執行撤離或強制疏散。撤退時應該盡量利用現有道路,向溪流兩側高地疏散。千萬不要穿越土石流潛勢溪流或是危險路段或陡坡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