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戶外遭毒蛇吻,不這麼做恐怕會有生命危險!
夏季戶外出遊遇蛇吻別驚慌,冷靜判斷並施以急救措施,快速送醫方為上策 |
暑假即將到來,戶外活動機會也增多,蟄伏整個冬季的蛇也正蠢蠢欲動地活動著。在台灣被毒蛇咬傷的機會其實並不算小,雖然未必所有野外活動都會遇上,但多數的蛇都具有相當的毒性,若沒緊急處理或送醫,仍有可能會危及性命!相關急救措施及觀念先學好,包準沒錯!
被蛇咬了不驚慌 判斷種類很重要
被蛇吻後雖然難免驚慌,但還是千萬記得保持冷靜並保護自身安全,記住該蛇的特徵,且立刻求救。如有隨身攜帶手機及相機設備,可以拍照供醫師參考。通常毒蛇種類可分為神經性(雨傘節及眼鏡蛇)、出血性(赤尾青竹絲、龜殼花、百步蛇)及混合型(鎖鍊蛇)蛇毒等,而台灣最常見的毒蛇又以雨傘節、眼鏡蛇、赤尾青竹絲、百步蛇、龜殼花及鎖鏈蛇這六大種最著名,各種毒蛇身上又各具有不同的紋路或表徵,可以供醫師快速辨識及提供急救措施。
圖片來源:Pixabay
初步處置救急 快速送醫急救
無論是有毒或無毒的蛇,都需要儘速送醫診斷。送醫前的空檔,可先緊急將傷口先行處理,同肢體上如有任何束縛的物品像是飾品、手錶等都需先卸除,以免肢體腫脹造成組織壓迫壞死。同時,以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,如手邊有彈性繃帶或衣物等可包紮患部,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的鬆緊度為原則,將患肢保持低於心臟之位置,減少毒液回流心臟。
急救措施固然能在遭蛇吻時幫上忙,但預防勝於治療。進入野外及草叢時,除了記得穿戴防護措施,並以棍棒先行「打草驚蛇」,降低被蛇咬的機會,才能開開心心的出門,平平安安地回家。
資料來源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3519434
https://hiking.biji.co/index.php?q=news&act=info&id=22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