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秋冬預防筋骨疼痛
若處於筋骨痠痛的急性期,如關節發炎難耐、肌肉勞損疼痛等, 要尋求醫師的治療,不能僅靠食物緩解。 |
氣溫驟降、下雨,筋骨跟氣象台一樣拉警報。中醫看筋骨痠痛可分為內、外兩大因素。內在來看「肝主筋、脾主肌肉、腎主骨」,肝脾腎出問題,容易反映在筋骨上。若加上外在天氣的潮濕、寒冷入侵,稱「風寒濕邪」,會加重筋骨不適。
多吃活化氣血食材
若是平常喜歡吃冰品、冷飲,讓血管收縮,血液供給量減少、氣的運行不順暢,體內廢物無法排除,容易加重疼痛。多吃洋蔥、黑木耳,幫助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,促進循環修復與代謝。枸杞、栗子、核桃、芝麻可強化筋骨,也可多加補充。
適當運動 通則不痛
適當的運動,會讓氣血更流暢,通則不痛,所以能夠改善筋骨痠痛的問題。但要注意不要因過度或不當的運動,而導致關節退化,反而加速痠痛的發生。除此之外,適度按摩也有助於血液通暢。
留意平時姿勢
現代人長期低頭滑手機,久坐使用電腦,容易導致頸部、腰部肌肉勞損。連續坐在椅子上好幾個小時,未活動筋骨,長期下來非常傷害身體,尤其如果姿勢不良,傷害可能更大。專家建議,使用可配合人體高度調整的鍵盤架或電腦桌,可避免下背痛的問題。腳踏墊則是次佳的選擇,不過因為腳踏墊的表面積小,可能反而阻礙了身體的活動。